師:「什麼叫智慧劍,智慧知見? 要能見別人所不能見,要預見、先見別人所不能見。別人是盲修瞎練,所以他是不能見,也就無法舞劍,無法見; 當然也不能揮灑所謂的智慧劍,因為智慧劍跟這個智慧知見也是有關聯,有密切的關聯。
首先,你要有一個願,說我想見,我想要先知、先見,你要有這樣子的大願,願你能看見,而且有智慧知見。要有這樣子的願在先,你才會擁有真正的智慧知見,智慧知見要如何呈現?
要靠練,怎麼練,要怎麼練? 你要摒除邪知、邪見、邪念來練,而且不可以盲修瞎練。要如何真正的練? 我們可以根據經典來練,因為佛陀經典流傳在人間; 佛陀祂乘願到人間,祂是開佛知見。
開佛知見也記載在經典,眾生有自己的知見; 但不是佛的知見,眾生是凡夫知見,所以他無法擁有智慧知見,沒辦法先知、先覺、先見。所以呢,他總是走偏,偏一邊,偏左邊、偏右邊,他不站中間。他的念總是偏,走偏了!
開佛知見也記載在經典,眾生有自己的知見; 但不是佛的知見,眾生是凡夫知見,所以他無法擁有智慧知見,沒辦法先知、先覺、先見。所以呢,他總是走偏,偏一邊,偏左邊、偏右邊,他不站中間。他的念總是偏,走偏了!
他的心眼…,就是他的慧眼,形成所謂的一大、一小,就是大小眼,也沒有在同一點; 他所見本來應該是一點,應該回復到原點、起始點,也是他的終點,也是他的真面。
可是呢,他頭看外面,不看裡面,裡面一直都沒有光線,心光沒有辦法顯現,照亮他自己的心眼,所以呢,他總是看不見,看不見只好盲修瞎練。
可是呢,他頭看外面,不看裡面,裡面一直都沒有光線,心光沒有辦法顯現,照亮他自己的心眼,所以呢,他總是看不見,看不見只好盲修瞎練。
眾生總是用凡夫肉眼、知見來看經典,然後自己去串聯。看經典是有一個很好的因緣,才有辦法看到正信經典; 可是眾生也要有緣,才能碰見、遇見菩薩乘願來人間,這個真的是看因緣。
菩薩祂有智慧知見,也都是根據佛陀所言來練,現在的眾生跟佛菩薩的緣有深、有淺,真的是看因緣; 因為縱使是佛菩薩再現,出現在眾生的面前,眾生的凡夫肉眼看不見。
看見也等於沒看見,看不見是矇著眼在見; 他非要看到有一個肉身,執著有一個肉身,他才看得見。
但是呢,如果你是用法眼、用慧眼,透過這個念,可以聽得見佛菩薩在宇宙虛空,祂們繼續在講所謂的經典、真言。
眾生實在很可憐、太可憐,怎麼講他都好像聽不見、看不見,對這樣的觀點,請問你有沒有什麼高見?」
徒:「你剛才講的智慧知見,知是知道的知,見是見地的見,智慧知見通常講的心裡面的觀念,可是在外相上要怎麼呈現,這個經典裡面都沒有真正的討論。」
師:「你讀經典也是要用心眼讀經典,我告訴你,凡夫他是透過肉眼在讀經典,菩薩祂是用法眼看經典; 這種經典,凡夫他是看不見,菩薩用法眼祂看得見,所以也是要練。
要修練,裡面、外面,外相,你在練劍練知見,裡面是一種知見,要怎麼練,它外相上會有另一番的呈現; 我們可以靠所謂的智慧劍,演練一把劍,看到底是誰在練。
文殊菩薩當年擁有一把寶劍,叫做智慧劍; 佛陀在宣說、講經典,祂為了破眾生的我執、我念、我見,祂故意拿這把寶劍來刺佛陀的身,這在經典上有記載,你可以看得見。
講到智慧劍跟智慧知見之間有一點關連,用凡夫肉眼,只能自己執著、妄想去串聯; 若用心眼去看這個經典,就知道佛陀所說跟文殊的劍…,它們中間究竟是有什麼關聯: 一種是外表的呈現,一種是內心的知見; 就是要破眾生的這一種知見: 我執、我念、我見。」
徒:「這樣講雖然是把心裡面的我知見,跟外相的練劍稍微有一些關聯; 但是外相的練劍千變萬化有很多的招式,還是不知道要怎麼練啊!」
師:「身、語、意跟佛菩薩合一,你的知見跟佛菩薩也是一樣的知見,同時你練劍也是念念都是知見,你的身、語、意是合一,你這個身所呈現,揮灑著一把劍,其實你是誰? 你是用你的知見在揮灑,揮舞著這把劍,那是身、語、意合一在練劍。」
徒:「聽起來如果與佛菩薩身、語、意合一,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真面,也知道誰在練,就會自己練。」
師:「就會知道自己起來練,因為世間器啊,只是一種工具,到底是誰在借力使力使用這種世間器?」
徒:「也就是身、語、意合一,有了智慧知見,就會知道怎麼練智慧劍,外相上就可以隨心所欲來揮灑…,揮灑出…,」
徒:「也就是身、語、意合一,有了智慧知見,就會知道怎麼練智慧劍,外相上就可以隨心所欲來揮灑…,揮灑出…,」
師:「它只是世間器,你要借力使力,劍的呈現…,它只是一個世間器,你要借力使力,你要有這種知見。所以練劍、練劍,是漸漸練。」
徒:「知道了,就是自己會練劍,只要身、語、意合一有了智慧知見,練出來的外相上就是很優美、很漂亮的各式各樣的劍式、劍招,這就是真正的智慧劍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