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:「我要唱歌給你聽、給你聽,雖然你已研讀佛經、研讀佛經,當你研讀佛經,儼然是一本正經; 你也擁有好心情。你有好心情,才能研讀法華經,讓你的心情,才能符合佛菩薩的心境! 為什麼我可以隨時隨地唱歌給你來聽? 因為我擁有一部心經! 這部心經,是佛陀說給眾生來聽!
這部心經、這部心經,代表一個人的心境。一個人的心境! 有外境、有內境! 當外境會反映在你的心裡面的那一面鏡,外境、外境,所以你如果擁有一部心經,你會時常保有好心情,不受外境來映、來映、來映! 你如果受外境來映,你要把你這一面鏡擦乾淨、擦乾淨,你就會擁有好心情。
佛陀講心經、祂講心經,眾生萬種心情,佛陀一種心境。為甚麼佛陀只有一種心境? 因為佛陀會由內鏡來反映,眾生萬種的心情,隨著外境; 他不知道轉回到自性,佛陀會反聞聞自性,所以佛陀只有一樣的心情! 這部心經,可以讓你沉重的心情來減輕! 如何來減輕? 你如何來減輕?
把你的身心放下,輕、輕、輕,輕、輕、輕,輕到不會映,它不會反映在你這個鏡、不會映鏡,所以很輕。輕到它完全是零,歸零、歸零! 它好比一個內視鏡,歸零,甚麼也不反映,所以說眾生萬種情,佛陀只有一個心境。我也要呼應、呼應佛陀的心情,佛陀來講經,祂講了一部心經; 它反映眾生的萬種情! 萬種心,就有萬種境,萬種心、萬種境、萬種情。
佛陀只有一顆心、一顆真心! 祂所反映也只有很單一的一種情,一種心境、祂心靜,祂反聞聞自性! 任何一個外境,到佛陀的心鏡,就像一面內視鏡; 最後祂用哪一種心情? 所有的外境,你境起就映鏡,所以你可以把它歸於零、歸於零就不反映,你要反聞聞自性! 怎麼反聞聞自性? 你會變成歸零,它沒有了就是歸零。你就是要不執著於外境,佛陀放下、不著境,心不住境,所以你讀經,要一樣擁有佛陀的心情來讀經,用佛陀的心境來看法華經。」
徒:「佛陀的心境是甚麼?」
師:「萬法歸零! 就是沒有法執、沒有我執,是不是要歸零? 就是回到本初無始劫就是一個零,所以歸零;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! 應是應萬機、萬緣、萬事、萬物,心不住境! 很多人搞不清,你有沒有好心情? 你有沒有好心情? 當你閱讀法華經? 法華經?」
徒:「有啊!」
師:「好心情、好心情,你是否也能夠反聞聞自性? 反聞聞自性?」
徒:「還不能!」
師:「聽! 繼續聽,繼續聽佛陀為你來講經!」
徒:「是!」
師:「直到你能夠反聞聞自性、聞自性、聞自性,讓萬法歸於零、歸於零!」
徒:「是!」
師:「所謂歸於零就是沒有法執、不要執著,打破法執的執著; 你能反聞聞自性就不會有我執。」
徒:「嗯! 好!」
師:「你讀法華經、法華經、法華經是經中之經。你的心情,我想要來傾聽; 我想要傾聽你的心情,能知還未能行!?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